欢迎访问山东省烟台第三中学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首页 · 学科建设

地理学科德育教学计划

更新时间:2017-03-03 09:30:56

地理是一门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它兼具历史性、人文性、经济性,是一门丰富多彩、情感凸现的学科。地理课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一、以德育为核心,充分挖掘教材中德育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形成地是建立在对家乡的热爱,对自然及人文环境的热爱基础上。对我国基本地理国情了解的基础上,地理课让学生从了解家乡开始,通过地理图片、图像、视频、文字资料、数据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如我国的疆域,人口民族,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的自然环境,土地、水、森林、矿产等方面的自然资源状况,经济与文化等人文方面的现状,各地区的地理差异等,在此基础上,正确认识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使学生了解世界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在看待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上,既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悲观,要引导学生积极地看待和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增强民族自豪和自尊的情感,树立建设祖国的信心和责任感,转化为正确的行为。使学生能够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二、结合本地实际,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点,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阐述地理知识,认识其存在的差异,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求实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结合乡土实际和特色,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并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基础。
三、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实践力
现代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问题日益明显。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人民是如何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资源发展经济,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成与败的经验教训,地理课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进一步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和影响他人,并以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将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
四、关注民生进行建设和谐社会教育
   地理教学致力于认识自然环境变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研讨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新时期的地理教学要突出地显现这一内容。我在讲授《黄河的治理》时,引导学生读景观图,让学生们一一列举黄河水患:上游——土地沙漠化、凌汛;中游——水土流失;下游——“地上河”以及目前存在的断流现象。然后让学生分析存在这些严重的忧患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滥砍滥挖导致地面植被遭到破坏,从而使泥沙流入下游,沉积形成了“地上河”,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学生明确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在讲授《中国的土地资源》时,通过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土地的沙漠化、水土流失、乱占耕地等)让学生明确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滥砍滥挖、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活动以及不良习惯所造成的,使学生明确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总之,地理学科德育教育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要求和目标,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只有持恒,发挥学科特点,为德育教育发展探索出一条更宽阔的道路。
德育范畴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审美情趣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演示实验:运用简单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研讨说明: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懂得沧海桑田是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不断运动与变化的例证,增强对海陆变迁的好奇心和研究兴趣。
?科普参观:组织参观天文馆,或观看有关宇宙探索的影像资料,了解科学家探索宇宙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宇宙的兴趣,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貌考察点,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培养地理实践力。
?气象观察:观察记录当地某一次天气变化过程,分析造成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并绘制简图描述过程。
?地理实验:设计水土流失实验,分析坡度、降水强度、植被覆盖、土质等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审美情趣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野外考察:考察家乡地形地貌,感受家乡的山河之美,学会用地理视角发现和审视大自然的魅力。
?图片展示:收集建筑、服饰、饮食等方面的景观图片,说明四大自然分区人们的特色生活、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尤其是地区差异与气候、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关系,感悟人地和谐之美。
?景观欣赏:观赏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质地貌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力量。
?模拟旅游:结合个人的某一次旅游经历,制作成PPT在班级内展示,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亲身体验,介绍旅游景点的魅力和观赏建议。
可持续发展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主题教育:以沙尘暴为主题举办研讨会,探讨其成因及其影响,增强环保意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模拟旅游:搜集不同区域的聚落图片,展示聚落的分布与形态,采用模拟旅游的形式,结合地图等资料,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人地和谐观念。
可持续发展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说出某地区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工业和交通的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工业和交通的必要性。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案例研究:结合某国(如日本、俄罗斯等)经济发展的实例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观念。
?参观考察:参观本地某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等,了解当地农业生产方式和主要农作物,体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必要性。
?比较分析:对比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环境差异,以及我国东西部的地理环境差异,理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地理思想。
?地理调查:调查当地主要的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分析其对区域生产、生活的影响,讨论造成灾害(或污染)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增强灾害(或环保)意识。
可持续发展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历史回眸:收集所在城市过去的城区图和老照片,制作成PPT,梳理城市发展历程,说明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城市发展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参观考察:收集当地农作物分布及耕作制度等资料。参观考察某温室大棚,了解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说明现代科技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决策论证:调查当地正在筹建(或正准备停产拆迁)的工厂,了解工业布局布局条件(或拆迁原因),模拟决策论证活动。

?环保宣传:走进社区,发放环境保护宣传材料,通过访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引导市民为改善社区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主题班会:举办关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主题讨论会,理解“因地制宜”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专题研讨:调查本地湿地(或森林)分布及面临的问题,小组讨论保护湿地(或森林)的措施,并在班内交流。
可持续发展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主要措施。
?撰写论文:针对当地某种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撰写小论文,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建议。
?研究性学习:对当地河流水质进行取样分析,或对大气粉尘、噪声等进行监测,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增强环保意识并内化为环保行动,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念。
爱国主义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或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互联网查询:了解我国北斗卫星等技术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撰写研究报告:调查了解家乡耕地(或水资源)的现状和变化,及其对家乡社会、经济的影响,增强爱护家乡的环保意识。
?观看纪录片:观看香港、澳门、台湾等纪录片,感受港澳台与大陆联系的密切性,增强祖国统一的责任感。
爱国主义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举例说出其重要价值。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举例说明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主题讨论:针对“全面放开二孩”展开讨论,分析当前我国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调整的原因,正确理解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增强社会责任感。
?展示交流:收集我国“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资料,在班级内展示交流,感悟我国厚重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角色模拟:针对“南北对话”(调出区居民与调入区居民的对话),分别扮演居民、学者、官员,交流看法,树立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的意识。
?主题板报:举办“防灾减灾”为主题的板报,展示我国防灾减灾成就,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国情论坛: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讨论相应的对策,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
全球意识 ?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的差异。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小组讨论:搜集资料,比较两个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共性和差异,学会尊重与理解、竞争与合作,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树立全球意识。
?角色体验:模拟联合国会议,扮演不同国家的领导人,对某一国际问题进行探讨,感悟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观看电影:观看反映全球气候变化的影片,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全球意识和环保意识。
全球意识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举例说出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角色模拟:模拟扮演中国、中亚和西欧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代表,秉持包容合作、互利共赢的态度,针对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展开谈判。
?主题板报: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举办地理板报,宣传开展国际合作治理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意义。
文化多元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辩论会:结合当地城市开发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开展一次辩论会,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城市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讨论城市的变化,交流感想。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
烟台三中校本资源网站   |   烟台市桦林公益基金会   |   芝罘区教育体育局   |   烟台市教育局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烟台第三中学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青年南路复光街1号电话:0535-6242933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5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