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烟台第三中学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校长推荐

教研组建设:治愈学校“空心”病

更新时间:2020-10-19 15:36:37

  赵树斌

  教研组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内涵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2018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教研组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存在意义与新使命。

  ——编者

  随着教育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立德树人作为国家战略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如何实现这一根本任务,是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认真思考、积极实践的重要课题。对于较大规模学校来说,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进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我所在的中学是一所拥有40个教学班、2000名师生的中等规模学校,经过近几年的转型发展,学校由一所薄弱学校逐渐发展成为区域内的窗口学校。回顾学校发展历程,教研组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加强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才能有效推进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不至于把学校办成“大而不强”、没有内涵的“空心”学校。

  创新教研组管理运行机制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年级组(级部)与教研组的关系问题。事实上,年级组(级部)及其与教研组的矛盾关系,是学校规模扩大的产物,是规模化办学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年级组与教研组是支撑规模学校发展的两根重要支柱,二者不可偏废,应该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运转并形成合力。

  我校的做法是:在实行级部(年级组)管理的大框架下,教学上充分发挥年级备课组的作用。学科大的教研课题和方向,由大教研组长与各年级学科组长研究决定后,再由各年级组分头组织实施,并且做到时间、地点、人员、计划、效果五落实,确保各教研组活动开展的常态化。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较好地解决级部管理与教学教研的矛盾;二是可以较好地解决在规模化办学情况下出现的学科大教研组人数多、活动不便的弊端。当然,音、体、美、微机、劳技等人数较少的学科,每个学科成立一个大教研组即可,灵活处理,不必拘泥。因此,本文下面提到的教研组概念,实际上包含了大学科组和年级学科组。

  其次,教研组的组建。每个年级学科组按照老、中、青年龄结构以及学科能力强弱等合理搭配组建。在此基础上,各年级学科组实行民主选举,产生各年级学科组长;然后选出的几位年级学科组长作为候选人,再由全体同学科教师进行民主投票,选举产生大学科教研组组长,以确保选拔人品好、正能量足、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有一定组织领导和协调能力、能团结群众的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这些程序和步骤不可或缺,这是各教研组长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教研组长实行聘任制和任期制,定期更新和调整。

  再其次,教研组(长)的考核评价。制定配套制度,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合理确定每个教研组的工作目标,明确教研组长的工作职责,赋予教研组长相应的权利。教研组长的教学工作量酌情减少,确保在教研组领导、管理工作上的精力投入;对每个教研组工作实行“捆绑评价”,教研组的整体工作绩效与教研组长利益紧密挂钩;教研组长在评优指标分配、新学期人事安排等方面,都负责拿主导意见;积极吸收教研组长参与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研究、决策和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每个教研组取得的成绩和研究成果及时予以表彰奖励,激发每个教研组的内生动力。

  开展基于真实课堂的教研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有经验的校长,应当首先关注课堂。校长经常性地深入课堂,坚持听评课,无疑是推进教学改革的有力措施。但是,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一所较大规模学校而言,教师动辄上百甚至几百人,校长每学期听每名教师一节课都很困难,何况还要有针对性地跟踪、反复听某些教师的课。更困难的是,当前初中学校每个年级有七八门到十几门的国家课程,一名校长要全部听懂甚至精通,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要真正提高学科能力和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集体备课,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根据学科特点,科学设计教学环节;精选习题,提高课堂检测质量、课后作业质量和学科教学质量,通过教师的“加负”来实现学生的“减负”,从而实现“减负、增效、提质”的绿色发展目标。这些,都必须依靠教研组的力量才能较好完成。更重要的是,只有切实降低教学管理重心,激发每个教研组的内生动力,自发开展小课题研究和教学教法改革,才能更好促进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如我校近两个学年以来,语文学科实行的“按课堂观测点分工进行听评课”、数学学科“分层教学、选课走班”等改革试验,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有效带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

  目前,一些学校进行的高效课堂改革,更多地关注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训练和效率,还只停留在让学生“学会”这个层面上,而如何让学生“会学”“爱学”则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要求教研组加强集体备课、教学研究,要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备课的重点,共同研究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思维,提供平台,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着力改变课堂生态,让学生的眼珠亮起来,腰板直起来,掌声笑声读书声响起来,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享受课堂。在课堂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发展,这才是课堂改革最高目标,也是教育教学最核心的追求。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深入研究、探索、突破,筑牢课堂这一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搭建教师发展成长平台

  真正决定教育品质的,永远取决于讲台上的那个人。教师素质对于学生成长、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毋庸赘述。但不少学校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尤其是在规模化办学的今天,教师数量多,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发展、素质提升的确是一个头等重要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规模化办学的今天,要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必须依靠以校本教研为支撑的教研组的力量。2013年,比尔·盖茨在TED的一次演讲中,盛赞上海在阅读、数学、科学等方面取得的国际领先的教学质量,并分析指出,其主要原因正是基于常态化校本教研的信息及时反馈,促使教师快速成长。这一分析结果,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为了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本学年以来,我校语文教研组在组长带领下,创新听评课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听课过程中,参加听课的同学科教师对照学校制定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分工观察、记录有关指标落实情况,如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学生参与度、课堂效果等指标,评课时大家有针对性评课、交流、汇总情况。这样,不仅帮助讲课教师详细、具体地了解自己课堂教学的优缺点,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将全体听课教师都带进了真实的教学研究中,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提升,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摘自-2018年5月30日中国教育报

烟台三中校本资源网站   |   烟台市桦林公益基金会   |   芝罘区教育体育局   |   烟台市教育局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烟台第三中学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青年南路复光街1号电话:0535-6242933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5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