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烟台第三中学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课题研究

用历史的厚重支撑起德育的天空

更新时间:2021-03-03 15:01:34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对当代青年的谆谆教导和殷切希望。

  的确,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我们的教育正是承担着新时代青年兴、青年强的艰巨任务。有时我常常在想,历史——我为什么而教?历史学科的价值和使命是什么?怎样才能让我的课堂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担当?为此我不断探索、努力追寻。在反复的教学改革尝试中,从学生的畅谈反馈中,我感受到历史课堂真正吸引学生的——是历史厚重的价值感。而我想这也正应该是历史教育终极的价值体现——德育。于是我不断研究学习,努力践行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渗透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家国情怀教育、责任担当教育……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改变着,自己也在欣喜若狂的收获着。

  一、“老师做主角,学生做听众”中引领历史思维。

  这是最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是貌似已经“过时”了的教学方式。北京市著名特级历史教师李晓风老师面对波涛汹涌的改革大潮说:“历史学科是由不重复的、单一的事件构成的叙事性学科,不可能像逻辑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可以采用探究式发现式学习,历史一定要讲,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应在讲述中逐步培养出来。”[1]于是我懂得,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决定它脱离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历史的德育价值也应该在教师的讲述中引领渗透。

  但越是“讲”越需要教师深厚的知识底蕴。“专业知识水平决定课堂高度”历史教师只有用自己深厚的专业知识去震撼学生,用历史的厚重去感染学生,历史的德育力量才能真正渗透到学生的血液里、骨缝中。著名的中学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曾经执教过一节闻名全国的公开课《十月革命》让我受益匪浅。

  李老师在整堂课的设计中并没有按照教材的逻辑梳理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过程、影响意义。他独辟蹊径,从课堂之初便引用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思考提出了一个新视角的思路命题“俄国十月革命到底应不应该发生”,从课堂之初就开始引发学生对战争与和平、对历史与现实、对民族与选择的深切思考,赋予本课题一个全新的德育灵魂。在分析讲解的过程中,他巧妙设计用宏大的视野勾勒出十月革命的历程,并用“福尔摩斯”式的探疑拨开十月革命为何发生的迷雾,不断回扣着这一历史难题,也不断刷新着学生的德育认知:由感性到理性、由单一到多元…步步为营、层层深入。课堂的最后我至今还记忆犹新:李老师突引用一位老者的话语表达虔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天国的追求和敬仰“人们在悄悄传说,革命已经复活,生活在神圣的天国里….”,正当我以为要结束的时候突然话锋一转,沉重又激昂的说到“看到这句话时我有些苦闷、迷茫:有天国么?天国在哪儿呢?下课!”台下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而也正是这句话让我陷入对社会、对家国、对人类的沉重思考,久久不能自拔。

  整堂课李老师是耀眼的主角,学生是忠实的听众,没有华丽的PPT,也没有丰富的课堂形式。可李老师的每一句话都直插人心,他正是用自己深厚的知识底蕴折服了学生,用真正历史的厚重引发了学生和在场每一个人包括我的深深思索。这不正是历史的德育价值么!于是我也尝试着在知识讲解时,注重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思考:曾经在讲三民主义时,我给学生讲孙中山的一生功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感动怅然。之后有学生在一堂班会课上说有了保家卫国的信念,我惊喜万分,德育目标无形达到了。于是我逐渐发现,学生听老师讲课逐步变成一种积极的思考、接纳和享受。

  二、“问题引领,与学生思维碰撞” 中渗透历史素养

  教师主讲从来都离不开问题的引领和启发。单纯教师的满堂灌必然也会造成学生自主意识的丧失。而历史德育也需要在问题引领和学生的层层思考中循序渐进的渗透。问题设置的技巧是决定课堂成败的关键。所以我在重难点讲解之余,也注重在恰当的时间设置合理恰当的有德育渗透的问题,可以是学生的思维盲点、也可以是学生的兴趣点、也可以是史家争论点。并通过迷惑性的语言瞬间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引发学生对社会、人生、家国意识的思索,不断树立起学生高尚的人格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一课为例。

  笔者在讲马克思主义时,尝试设计以德育问题引领课堂。我提前下发了文章《伟人马克思》,让学生先感受马克思一生的实践和贡献。上课之初便提出两个问题:1、看完马克思的一生,你有什么感受?2、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和推动着这位伟人的不断斗争和无私奉献?学生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堂枯燥的理论课瞬间有了灵魂的引领。在课程的结束我呈现自己的观点继续回扣这两个问题:一百多年来,无数马克思主义者在人类解放的道路上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昂然向上!我想这是就是信仰的力量、是梦想的力量。习近平主席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人民的信仰,而作为你们青年一代更是我们民族的希望!之后播放了《正道沧桑——社会主义五半年》纪录片的序曲升华本课的德育主题。

  这部分教学设计和课程知识毫无关系,但当看到学生坚定动容的眼神,我想他们对共产主义、对信仰、对梦想真正感知到了,这堂课的价值也实现了。

  三、“创设情境,丰富学生体验”中感悟历史厚重

  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提出过对待历史要有“同情之理解”。而很多时候这些九零后零零后的青年们很难去感受和想象历史中那些鲜活的人物、激情的时代、跌宕的情节,情感上无法产生共鸣,德育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我在教学中努力采用不同的方式丰富学生的历史体验,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的触摸历史。

  在讲五四运动、辛亥革命等内容时,我给学生们播放电影《1919》《辛亥革命》,在班会课和课余时间,我给学生们播放《建国伟业》《建党伟业》。假期布置作业时,我不要求学生复习、预习、做题,而是要求学生观看电视剧《老农民》《北平无战事》等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优秀历史题材电视剧和相关纪录片,要求学生参观博物馆、英灵山、杨子荣纪念馆…..假期返校时我们会一起讨论电视剧中的人物、时代,博物馆中的奇珍异宝和它们的往事,历史就这样活灵活现的驻扎在学生的脑海中。

  在课堂上我也尝试创设虚拟情景丰富学生体验,讲述雅典民主政治时,我和学生们一起用了一个周的时间拍摄了“审判苏格拉底”的历史剧,学生们在快乐的体验中收获着对民主的深层感悟。讲述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时,我创设了“新闻发布会”和“答记者问”两个环节让学生探讨中国入世的利弊,学生积极的思考讨论,“新闻发言人”们慷慨激昂的演讲。大家纷纷表示入世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拒绝世界就意味着落后淘汰,纵使有万千困难也要迎难而上!同学们相互激发着学习的灵感和斗志,出乎我的意料,也给了我更多的思考。“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当教师把这种惊叹和赞许传递给学生时,他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动力更强了。我想德育的目标达到了。

  四、“情感陶冶,回归历史的本真”中升华历史情怀

  2017年底教育部正式下发了以五大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的的新版历史课程标准,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历史价值观培养正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最高目标。这是我们历史教育的一大进步,我们的课堂真正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迈向了素养立意。但在实际日常教学中,这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往往因为它不是考试的“重点”而被无视和忽略了。我们忽略了学生真正渴望收获的东西,也是唯有历史课堂可以给予学生的一生都弥足珍贵的财富。历史也正是这样而变得枯燥,历史课堂失去了“历史味道”。我不希望这样,于是我尝试着去调动学生的情感意识,在情感陶冶中升华历史德育。以《宋明理学》一课为例。

  笔者在讲枯燥的宋明理学时,归纳出道德精神、忧患精神、力行精神三大精神,并大量搜索相关现实素材。经过加工组织后我在最后一个环节结合当今社会现状展示一系列图片,配着悠长的音乐深情的呼吁“小悦悦事件我们的仁义丢了、食品安全问题我们的诚信丢了,70岁老奶衣着褴褛为孙儿买苹果手机我们的孝道丢了........理学中的道德精神、忧患精神、力行精神永不应该过时........希望同学们继承先人的血液和灵魂,秉承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书写一个大写的人!”学生在音乐声中回味思考了许久,然后发出了持久的严肃的掌声。

  还有鸦片战争、抗日战争等等,我们时刻不能忘记历史的责任和使命——那就是对学生的情感陶冶和价值观引领,为社会培养有“人性”的人才。有学生给我写到:“老师,做您的学生两年来,您教给我们的要远远超出历史知识本身,我们收获了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感动之余我想历史教学的德育目标达到了。

  历史——我为什么而教?学生为什么而学?历史课堂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在不断的思考和实践中答案越来越清晰。十八大曾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也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追寻的方向。我们要秉承着教书“育人”的信仰,以学科精神和核心素养为历史课堂的目标追求,在回归历史本真的教学之路上坚持探索,用历史的厚重支撑起德育的天空。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历史特级教师、人大附中李晓风老师

  http://edu.zjol.com.cn/05edu/system/2012/06/12/018570322_03.shtml

山东省烟台第三中学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青年南路复光街1号电话:0535-6242933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53号

Top